【“GETshow杯”大赛回顾】声浪澎湃,匠心筑梦...2025-04-21
【“GETshow杯”大赛回顾】来来来!一起见证第...2025-04-17
广东省音频设备与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D/TC ...2025-03-24
广东演艺设备行业商会·声扬杯仝扬七杆大胜个人赛 与...2025-03-15
2025GETshow圆满落幕!4天吸引全球客商超...2025-02-28
商机盎然!GETshow现场客商如潮,各类演艺设备...2025-02-27
我国现有led企业600余家,企业主要集中在下游封装和应用领域,国内从事led上游外延片和中游芯片的企业大约在10余家。全球led主要供应国和地区是日本、台湾、美国和欧洲,其中台湾、大陆和韩国等非日本亚洲地区是全球led产业增长最快的地区。在整个照明领域,我国是世界照明电器第一大生产国、第二大出口国,半导体照明产业有很强的产业基础,因此未来我国led将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
一、led产业简介
1.白光led成为未来成长的焦点
作为一种全新的照明技术,led是利用半导体芯片作为发光材料、直接将电能转换为光能的发光器件。自20世纪60年代世界第一个半导体发光二极管诞生以来,led照明由于具有寿命长、节能、色彩丰富、安全、环保的特性,被誉为人类照明的第三次革命。
led制程如下:
(一)上游:产品主要分为单芯片与磊芯片,单芯片系作为材料的基板。
(二)中游:主要产品为晶粒。依led不同需求进行磊芯片扩散、金属蒸镀、再在磊芯片上光罩、蚀刻、热处理,制成晶粒电极,最后经过晶粒切割、测试、检验后完成。
(三)下游:晶粒封装。将晶粒黏于导线架,依产品应用的不同,将晶粒封装成不同的led。

表1 led种类及应用
,未来以手机背光源、lcd背光源、一般照明及车用光源最被看好。</p><p class=msonormal align=left> 2.背光源的应用<br> led 作为lcd 的背光源,与传统背光技术相比,除了省电之外优势外,还有很多独特的优点:<br> (1)led 的使用寿命可长达10 万小时,大大延长了液晶电视的使用寿命;<br> (2)led 背光源有更好的色域,色彩还原好;<br> (3)亮度调整范围大;<br> (4)led 背光可以灵活调整发光频率,而且频率大大高于ccfl,因此能完美地呈现运动画面;<br> (5)红绿蓝3色独立发光,很容易实时色彩管理; <br> (6)可以调整的背光白平衡,同时保证整体对比度,而且不会牺牲亮度和对比度; <br> (7)具有很好的亮度均匀性,所需的辅助光学组件更简单,屏幕亮度均匀性更为出色; <br> (8)供电模块的设计也颇为简单,使用5~24v 的低压电源,十分安全; <br> (9)led 光源没有任何射线产生,也没有水银之类的有毒物质,绿色环保。<br> (10)抗震性能很出色。</p><p class=msonormal align=left> led 作为lcd 的背光源,与传统背光技术相比,除了省电之外优势外,还有很多独特的优点: <br>上述数据测试于 2007 年8 月以前,随着led 发光效率、亮度的提高,背光用led 数量减少,目前功率已经低于ccfl 背光。最新的数据显示led 背光笔记本比ccfl 背光笔记本功耗低40%,可延长电池续航时间1-1.5 倍。由于电池的正常充放电次数是500 次,这样续航时间提高也变相减少了电池充放电次数,相当于延长了电池寿命。</p><p class=msonormal align=left> 厚度方面目前led 背光笔记本的厚度也已经取得优势,以13.3 英寸白光led 笔记本面板为例,厚度可以薄40%,重量可以轻20%。受下游笔记本厂商销售策略影响2008 年led 普及未达预期,led 在各方面都优于ccfl,但其价格高于后者。rgb led 背光比ccfl 背光笔记本面板贵50 至80 美元;白光led 价格比ccfl高出不到25 美元,但白光led 对ccfl 优势会打折扣。目前市面上已经有多款led 背光屏笔记本电脑,业内曾经预期2008 年led 背光板会在nb 中大行其道,不过由于下游整机厂商2008 年仍然把led 应用作为高端机型使用,其价格与普通笔记本的差额远远高过使用led 背光源增加的成本。</p><p class=msonormal align=left>因此,下游笔记本的销售策略直接影响了led 在笔记本中的渗透率,2007 年大约是3%,2008年是6%-8%。但这一状况有望在2009 年以后获得改观。原因一方面是led 背光的不断成熟和下游笔记本电脑厂商已经开始改变销售策略。</p><p class=msonormal align=left> 笔记本厂商销售策略2009 年明显变化,为促进led 背光普及,戴尔公司表示,其15 英寸led 背光液晶屏在最大亮度情况下比传统的ccfl 背光节能 43%。同时宣布,在未来 12 个月内,戴尔新款笔记本将全线换装 led 背光液晶屏幕。除商务系列外,戴尔预计其全球笔记本总出货量的80%将在 2009 年底前实现标配 led 背光,2010 年达到 100%。</p><p class=msonormal align=left> 戴尔的这一举措表明 led 已经不再作为概念机型或者说时尚机型,而是作为标准配置,其价格策略必然不再采取高端策略。戴尔作为行业内的领导厂商之一,其他公司必然跟进。因此2009 年led 在笔记本的渗透率有望达到20%以上。2007年全球笔记本出货1.09 亿台,2008年增长15%,2009 年增长10%,则2009 年笔记本出货1.4 亿台,其中将有2800 万台使用led,对led 的需求量是70.3 亿粒。</p><p class=msonormal align=center></p><p ><img onmousewheel='return img_zoom(event,this)'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height=240 alt=笔记本电脑对led需求预测 src=)
表3 笔记本电脑对led需求预测
台式电脑显示器方面虽然 led 替代的要求不像笔记本电脑那样迫切,但是led 所带来的更完美的画质体验对消费者将是很大的诱惑,随着led 成本的不断降低,其渗透率必然逐步提高。
'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height=226 alt=全球led市场增长趋势(十亿美元) src=)
图3 全球led市场增长趋势(十亿美元)
'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height=212 alt=不同光源12寸nb背光模组成本比较 src=)
表5 不同光源12寸nb背光模组成本比较
'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height=226 alt=led背光模组未来需求巨大 src=)
图5 led背光模组未来需求巨大
全球led主要供应国和地区是日本、台湾、美国和欧洲,其中台湾、大陆和韩国等非日本亚洲地区是全球led产业增长最快的地区。
在美国,约三分之一的一次能源用于发电,而电力的20%又用于照明,假设目前照明市场中白炽灯、荧光灯和高压气体放电灯的市场比例分别是42%、41%、17%,则合计的照明效率约在45-65lm/w。如果led照明的发光效率能达到150-200lm/w的目标,并且全部取代传统照明,则合计的照明效率可以提高一倍以上,美国用于照明的电力消耗因此将减少一半,全部电力消耗将减少超过十分之一。
预计到2025年美国每年的电力消耗大约是52500亿度,以每度电零售价格0.07美元计算,消费者每年大约支付3500亿美元,因此使用led照明每年可以节约用电5250亿度,消费者每年可以节约350亿美元。而对全球来说,这个数字将扩大3到4倍。美国一座核电站的年均发电量大约是720亿度(按每座1gw的发电容量,每年发电时间为365×24小时,发电小时利用率87%计算),节约5250 亿度意味着节约大约70座核电站的年发电量。

图6 led效能的提升速度
三、中国led应用市场分析
应用一:显示屏是led主要应用市场,全彩显示屏增势强劲。
我国led显示屏市场起步较早,市场上出现了一批具有很强实力的led显示屏生产厂商。目前led显示屏已经广泛应用到车站、银行、证券、医院。在led需求量上,led显示屏仅次于led指示灯名列第二,占到led整体销量的23.1%。由于用于显示屏的led在亮度和寿命上的要求高于led指示灯,平均价格在指示灯led之上,这就导致显示屏用led市场规模达到32.4亿元,超过指示灯位居榜首成为led的主要应用市场。凭借着独特优势,led全彩显示屏广泛应用在体育场馆、市政广场、演唱会、车站、机场等场所。
应用二:小尺寸背光源市场放缓,中大尺寸将成为新关注点。
led早已应用在以手机为主的小尺寸液晶面板背光市场中,手机产量的持续增长带动了背光源市场的快速发展。特别是2003年彩屏手机的出现更是推动白光led市场的快速发展。但随着手机产量进入平稳增长阶段以及技术提升导致用于手机液晶面板背光源led数量减少,使得led在手机背光源中用量增速放缓。数量增速的放缓加上平均价格的不断下降,最终导致小尺寸背光源市场增长乏力,同时,中大尺寸背光源市场成为厂商新宠。